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五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毛泽东思想是( )
A.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B.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工人阶级的( )
A.根本组织力量 B.基本依靠力量 C.基本主导力量 D.主要领导力量
4.毛泽东阐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文章不包括(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井冈山的斗争》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5.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是( )
A.封建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6.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是( )
A.公私合营制 B.混合所有制 C.资本主义私有制 D.社会主义公有制
7.毛泽东认为,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应采用的方法是( )
A.经济 B.战争 C.民主 D.改革
8.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是( )
A.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B.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C.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D.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9.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 )
A.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 B.认清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C.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D.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0.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的是()
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1.江泽民首次对“三个代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是在( )
A.2000年 B.2001年 C.2005年 D.2006年
12.下列关于集体、个体和私营等经济形式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集体经济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B.集体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3.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其中的核心是( )
A.讲学习 B.讲政治 C.讲正气 D.讲文明
14.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是( )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D.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5.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D.十四届三中全会
16.(8P4)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要完善以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民法 B.宪法 C.行政法 D.刑法
17.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 )
A.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8.新发展理念具体包括( )
A.和谐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B.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C.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D.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科技发展、共享发展
19.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是( )
A.协商民主 B.基层民主 C.和谐民主 D.自由民主
20.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是( )
A.爱国统一战线 B.核心价值观 C.民主制度 D.发展理念
21.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攻坚战。摆在攻坚战首位的是( )
A.污染防治攻击战 B.精准脱贫攻击战
C.产业结构调整攻击战 D.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击战
22.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 )
A.党的领导 B.人民民主 C.以德治国 D.依宪治国
23.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是( )
A.科技 B.从严治军 C.依法治军 D.军队现代化
2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安全难题的方式是( )
A.平等相待、互学互鉴 B.结伴结盟 C.对话对抗 D.对话协商、互利合作
25.要坚定走中国道路,把13亿多人口凝聚成中国力量,焕发出中国精神,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国家和民族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就是( )
A.人民群众 B.知识分子 C.农民阶级 D.中国共产党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任选其中5题作答,每小题7分,共35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5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5题计分)
26.简述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27.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
28.简述“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
29.简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把握好的几个方面的内容
30.如何正确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1.简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需要做到的事项。
32.简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3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统计局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经济结构逐步合理。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1年的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4%,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1个百分点,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总体上基本实现小康。国家统计局称,从农村居民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4元,2001年达到2366元,其收入水平实现温饱有余,部分地区已实现小康。城镇居民200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已经整体上实现小康
问题:(1)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2)阐述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为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1/4、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重大问题,我国采取的方针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B.团结一致,争取胜利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认清国情,是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
A.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 B.中国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
C.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大国
D.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3.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
A.无产阶级领导权 B.党的建设 C.农民问题 D.土地革命
4.毛泽东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这一说法的提出是在( )
A.党的二大上 B.党的三大上 C.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D.八七会议上
5.在解决了土地问题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国内表现为( )
A.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
C.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 D.资产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
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
A.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7.毛泽东认为,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应实行的方针是( )
A.团结一批评一团结 B.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8.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其中最主要的是( )
A.“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统筹兼顾的方针
D.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9.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搞清楚( )
A.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实现共产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全
1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解决温饱 B.实现小康 C.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D.发展生产力
1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执政为民 C.保持党的先进性 D.增强党的阶级性
12.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的会议是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四大 D.十四届三中全会
13.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不包括( )
A.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的变化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
C.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的实践经验
D.世界发展趋势和国外发展经验教训
14.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的主题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中国革命和建设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如何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15.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 )
A.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B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对党的根本宗旨的科学判断
16.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我们坚持的宗旨是( )
A.外部安全 B.国土安全 C.人民安全 D.政治安全
17.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中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是( )
A.民族振兴、社会和谐 B.国家富强、世界和平
C.国家富强、社会和谐 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18.习近平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是在( )
A.2013年 B.2014年 C.2015年 D.2016年
19.人民政协工作的主题是( )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 D.团结和民主
20.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 )
A.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B.增进民生福祉
C.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D.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 )
A.党的基本路线 B.党的政治建设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D.坚持依法治国
22.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首先是( )
A.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B.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C健全法治保障体系 D.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3.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其中,作为人民军队立军之本的是( )
A.政治建军 B.改革强军 C.科技兴军 D.依法治军
24.“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不包括( )
A.政策沟通 B.设施联通 C.贸易畅通 D.资金相通
25.中国共产党独特的自身优势不包括( )
A.雄厚的资金、精良的装备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理论优势
C.坚定崇高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的政治优势
D.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任选其中5题作答,每小题7分,共35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5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5题计分)
26.简述中国工人阶级区别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
27.简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2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29.简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0.简述新时期爱回统一战线的主要内容。
31.如何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3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3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
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摘自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问题:(1)什么是党的执政能力?
(2)科学发展观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哪些要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模拟五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ABBB 6-10、DCDCB 11-15、ABBDA 16-20、BDBAB 21-25、DAADD
二、简答题
26.简述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答: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1)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的排挤和压迫,又受封建势力的束缚和压制,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矛盾,因此有反帝反封建的愿望和要求,能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参加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是革命的力量之一;(2)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没有割断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系,因而他们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具有软弱性和动摇性
27.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
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所作出的伟大创造。
(1)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28.简述“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
答: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上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9.简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把握好的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1)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2)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积极推行股份制,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管理制度。(3)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4)理顺分配关系,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5)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0.如何正确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2)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3)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要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4)坚持依法治国,就要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31、简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需要做到的事项。
答: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做到:(1)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2)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打贏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3)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4)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32.简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
答:(1)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2)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3)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3O答案](1)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
三、材料题
答:(1)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处于社会主义阶级阶段的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尤为突出,尤为重要。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坚持和完
善社会主义制度,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人们,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
展;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模拟六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DCCA 6-10、BACBD 11-15、CDAAA 16-20、CDCDB 21-25、ADADA
二、简答题
26.简述中国工人阶级区别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
答:(1)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本国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其残酷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在革命斗争
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要坚决彻底。(2)中国工人阶级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他们和农民结成工农联盟,增加无穷的革命力量。(3)中国工人阶级人数虽不多,但高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和一些大中型企业,便于团结起来进行有组织的革命斗争。
27.简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1)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3)对世界格局产生了积极影响。(4)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的发展。
2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答:(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
29.简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货共中!
答:(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但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大概括为“十四个坚持”,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30.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内容
答:(1)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
(2)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做好统战工作。
31.如何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答:(1)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2)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3)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4)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3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答: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1)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2)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3)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三、材料题
33.答案](1)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2)科学发展观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项根本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科学发展观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自觉、主动、持续地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使我们党保持
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