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1-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战争和革命成为时代主题是在(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20世纪末21世纪初 C.19世纪中期 D.18世纪中期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A.党的建设 B.统一战线 C.实事求是D群众路线
3.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
A.认清革命性质 B.认清革命发展前途
C.认清革命的敌人和朋友 D.认清革命的发展过程
4.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的报告是( )
A.《论联合政府》 B.《新民主主义论》
C.《战争和战略问题》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5.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封建主义社会
6.“四马分肥”的内容不包括( )
A.国家所得税 B.工人红利 C.企业公积金 D.工人福利费
7.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社会矛盾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8.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是( )
A.信息化 B.工业化 C.农业化 D.科技化
9.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五大
10.我国最大的实际是( )
A.经济总量世界第二 B.经济由高速发展转为中高速发展
C.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 D.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
A.对原有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全盘否定
12.江泽民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要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是在( )
A.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B.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
C.全国党校工作会议
D.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
13.下列关于江泽民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表述错误的是( )
A.21世纪第一个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B.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C.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D.到21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4.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八大
1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坚持党的领导 C.依法治国 D.以德治国
1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是( )
A.四个全面 B.五位一体 C.八个明确 D.十四个坚持
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
A.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 )
A.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科技建设
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外交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军队建设、社会建设
D.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19.我国的政体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
20.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稳定的前提和保障是( )
A.国家主体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 D.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2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关键一步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2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
A.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
B.改善人民生活
C.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D.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
23.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是( )
A.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B.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C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D.坚定理想信念宗旨
24.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第一位的是( )
A.国家间友好关系 B.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C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D.世界发展的多样性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马克思主义指导 C.社会主义道路 D.改革开放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任选其中5题作答每小题7分,共35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5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5题计分
26.简述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27.简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28.简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29.简述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具体要求
30.怎样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31.如何在发展中加强和改善民生?
32.如何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3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在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它培养的大批骨干,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说,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原则,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
问题: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二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由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俄国十月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德国十一月革命
2.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的思想是(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解放思想 D.独立自主
3.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论人民民主专政》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
A.封建主义革命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D.农民阶级革命
5.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其中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 )
A.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D.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6.新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个步骤中,在企业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7.毛泽东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就是( )
A.经过改革社会主义制度来解决 B.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
C.经过发展生产力来解决 D.经过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来解决
8.对于科学文化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需要实行的方针是(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团结—批评-团结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始于(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
A.过渡时期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发达阶段论 D.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论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 )
A.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C.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完善国家政治制度
12.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是( )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发展先进生产力
C.发展先进文化 D.建立先进生产关系
13.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其中不包括( )
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科技文明 D.政治文明
14.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 )
A.科学发展 B.政治发展 C.经济发展 D.可持续发展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
A.自由平等B公平正义 C.民主法治D社会和谐
16.在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党 B.政府 C.市场 D.国有企业
17.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的会议是党( )
A.十六大 B.十三届四中全会 C.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十九大
18.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简称为( )
A.“两个百年 B.“四个全面” C.五位一体 D.一带一路
1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0.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继续推进两岸“三通” B.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C.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 D.促进两岸人文交流
21.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会议是( )
A.党的十六大 B.党的十七大 C.党的十八大 D.党的十九大
22.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要害是( )
A.“全面” B.“严 C.治 D.“党要管党
2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其中摆在首位的是党的
A.政治建设 B.思想建设 C.组织建设 D.作风建设
24.中国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独立自主 B.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合作共赢
25.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写入宪法的会议是( )
A.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C.十四届三中全会 D.十五届五中全会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任选其中5题作答,每小题7分,共35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5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5题计分)
26.简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27.简述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内容。
28.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9.为什么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0.中国梦的实现途径是什么?
31.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32.简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具体要求。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3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在1930年1月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章中,总结了井冈山和赣南、闽西根据地斗争的实践经验,阐明了中国革命必须走与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不同的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问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必由之路是什么?
(2)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模拟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CCAA 6-10、BBBCD 11-15、CAACA 16-20、CDDBA 21-25、ABACA
二、简答题
26.简述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答:(1)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2)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国情使得中国革命和建设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
4)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
27.简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答: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其中,“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28.简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答:(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29.简述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具体要求。
答: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1)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一切工
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2)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3)妥善处理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30.怎样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答:(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意志、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指引。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循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31.如何在发展中加强和改善民生?
答: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提高就业质量。(3)提高人民收入水平。(4)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5)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6)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32.如何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答:(1)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要有一整套制度作保证。这些制度主要包括:①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军委主席负责制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最高实现形式。②实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党委、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是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建设和掌握部队的重要组织支撑。③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④实行支部建在连上。(2)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须把党指挥枪的原则落到实处:①不折不扣落实好党领导军队的一整套制度。②坚持军队好干部标准,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③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大从严治党、从严治军力度。
三、材料题
33.答案(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4)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模拟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BDACC 6-10、DBAAB 11-15、BACAD 16-20、CCCBB 21-15、CCABB
二、简答题
26.简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答:毛泽东思想的含义主要包括:(1)毛泽东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作指导、在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问题中形成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是这个理论体系的主要创造者。
27.简述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内容。
答:(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发挥农民积极分子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28.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答: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29.为什么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1)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2)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3)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
30.中国梦的实现途径是什么?
答:(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
(5)实现中国梦必须实干。
(6)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努力。
(7)实现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
31.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答:(1)创新社会治理体制。(2)改进社会治理方式。(3)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4)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5)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32.简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具体要求。
答:(1)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2)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3)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这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力量基础。(4)深入推进练兵备战。
三、材料题
33.答案:(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
(2)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决定的。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内无民主制度受封建主义压迫,外无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
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②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